在解放战争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,四大野战军里,第二野战军、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都有着一对经典的黄金搭档组合——刘邓、陈粟、林罗。他们一人专注军事指挥,一人负责政治工作,分工明确、相辅相成,形成了远超单打独斗的协同效应,真可谓一加一远大于二。
然而,第一野战军的情况却大不相同,彭老总一直是独挑大梁,既担任司令又兼任政委,几乎没有配备专门的政委搭档。即使在后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时期,他依旧是司令和政委双肩扛,没有一个合适的政委来分担他肩上的重任。
大家都知道,彭老总性格直爽豪迈,脾气火爆,说话直截了当,甚至经常怒斥下属,导致关系时常紧张。正因为如此,彭老总其实非常需要一位政委,能够在他和部下之间起到缓冲、调节的作用,避免矛盾激化。
不少历史学者和军中人士都认为,若彭老总能拥有一位得力的政委搭档,他的后半生命运或许不会如此坎坷和艰难。
展开剩余75%其实,在革命的早期,彭老总并非孤军奋战。1928年,彭老总发动平江起义,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,他担任军长,滕代远则是党代表,两人合作无间,成为彭老总最早的政工搭档。
到了1930年,红五军与红八军合并组成红三军团,彭老总升任总指挥,滕代远继续担任政委,二人携手打赢了不少关键战役。后来滕代远调离,政委一职由杨尚昆和李富春先后接替,他们同样与彭老总配合默契,推动了军团的发展壮大。
1935年9月,中央红军整编为陕甘支队,彭老总任司令,政委正是毛主席本人。不过,这个陕甘支队存在时间极短,不到两个月就被撤销。
随后,彭老总历任八路军副总指挥、西北野战军司令兼政委、第一野战军司令兼政委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兼政委,但都没有固定政委搭档陪伴左右。
坦白说,彭老总那种雷厉风行、火爆性子的性格,更加凸显了他对政委的需求,否则容易因脾气火爆与部下闹翻。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,类似矛盾屡屡出现。
举个例子,1947年8月,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在攻打榆林时遭遇挫败,因敌军援军到达,不得不撤退。这次失败消息传来,彭老总立即给一纵司令部打电话,严厉质问为何未完成任务,语气十分严厉。
一纵部队刚经历败绩,心情本就低落,再听彭老总训斥,情绪一触即发,竟当面与彭老总顶撞。彭老总气得怒骂:“一纵是兵怂怂一个,将怂怂一窝!你们把贺龙的脸都丢光了!”
值得一提的是,一纵可是贺龙最为倚重的嫡系部队,司令贺炳炎和政委廖汉生都是贺龙信任的干将,从未吃过亏。如今被彭老总如此斥责,两人也怒火中烧,拍桌反击:“看你能把贺龙的部队怎么样!”
不久之后,又因命令传达失误,一纵走错路线延误战机,彭老总再次严厉批评,贺炳炎气得怒摔桌子,怒斥:“对了骂,错了也骂,就你一个人最正确!我不干了!”
这场风波闹得沸沸扬扬,幸亏贺龙亲自出面训斥贺炳炎和廖汉生,才让矛盾得以缓和。
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,彭老总对梁兴初的怒骂更是广为流传。第一次战役中,梁兴初指挥的第38军因大意轻敌遭受败绩,彭老总在总结会上怒指梁兴初:“大家都说你是虎将,我彭德怀怎么没见识过?虎将?我看你不过是鼠将!”
梁兴初是第四野战军著名虎将,在林彪麾下征战多年,第一次被这样骂,忍不住反驳了几句,结果彭老总更是怒火中烧,大声吼道:“你延误战机,按律应当斩!我骂你算客气,我彭德怀斩马谡的本事还没有忘!”
不过,梁兴初吸取了教训,在第二次战役中大获全胜,让彭老总大喊:“第38军万岁!”这也成为军中佳话。
然而,无论怎样,这两次彭老总当众怒骂部下的行为,其实并不值得提倡。若他身边有一位资深政委作为协调者,或许这种激烈冲突根本不会发生。
正是由于缺少这样一位政治上的搭档,彭老总养成了独断专行、数一数二的作风。在战争年代这种性格尚能被理解和包容,可到了和平时期,便埋下了大祸根。
比如1959年的庐山会议,若彭老总能够多一些沟通与协商,或许那场悲剧就不会发生。可惜他习惯了独来独往,拒绝沟通,最终酿成惨痛结局。
他的老搭档杨尚昆曾评价:“德怀同志刚正而欠于通融,爽直而失之急切,有时容易激化矛盾,不利于妥善解决问题。”
最后,不妨设想一下,如果给彭老总配备一位合适的政委,会是谁呢?早期的滕代远、杨尚昆、李富春,无疑都是不错的选择。叶剑英更是有革命资历、性格沉稳、处世圆融,完全能够胜任这重任。
此外,任弼时、陈云、彭真、张闻天、高岗等同志,也都可作为候选人。您觉得谁才是最合适的那位政委呢?
(参考资料:《彭德怀传》《彭德怀自述》《彭大将军》)
发布于:天津市亿融配资-股市如何加杠杆-加十倍杠杆炒股-炒股指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